大力破除無效供給,把處置“僵尸企業(yè)”作為重要抓手,推動化解過剩產能,是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發(fā)力點。處置“僵尸企業(yè)”,事關控杠桿、去產能進程,是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的“牛鼻子”。目前處置進展到了哪一步?還面臨哪些挑戰(zhàn)?如何“破中見立”?本報記者近日對相關企業(yè)進行了調查。
處置“僵尸企業(yè)”沒有絕對的好辦法,要依據具體情況,“一企一策”、對癥下藥
“其實這家企業(yè)發(fā)展前景挺好的,產品也供不應求,就是管理有問題,經營不善,利潤不足以支付債務利息,這才遇到了困境。”江蘇泰州市金馬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馬明亮告訴記者,他“接手”泰州艾德鋁制品有限公司時,艾德正是別人眼中的“僵尸企業(yè)”。
艾德公司創(chuàng)辦于2010年,是一家鋁制品制造、加工、銷售企業(yè),主要產品為鋁錠,總投資約1個億,年產值能達到1 ……
